一直以來我都是喜歡日本料理的,簡單、清爽、不油膩,不需太多準備工作就可以完成一道餐。第一次吃大阪燒是在學生時代去日本玩吃的,第二次吃大阪燒是在溫哥華念書時,日本同學來家裡教我們做,現場看到實作大阪燒覺得很有趣也很好玩,重點是好好吃。
回台灣後雖然台灣也有類似的店,曾經去吃過一次(在東區),而且排隊排好久,但吃起來總是沒有以前那麼好吃,而且還貴桑桑吃不飽。還好現在許多超商也有賣大阪燒的醬,所以決定開始自己做來吃。其實我做大阪燒已經很多年了,只是之前都沒分享出來,一直找不到訣竅還有最好的方式(雖然每次做完都很好吃XD),這次參照了MASA的食譜還有方法,做一些小改變,沒想到突破以前笨拙的方式,做起來更容易更上手也更好吃了。
大阪燒的由來,主要是在日據時代時候,因為戰爭,所以戶戶家裡貧窮沒有米飯可吃,所以用麵粉,把家裡的剩菜全部拌一起,放在鐵板上煎熟來吃。
麵糊:
中筋麵粉 一碗
蛋 一顆
水少量 若有高湯則可不需加水
柴魚精或高湯
(以上材料拌一起只要略稠即可)
材料:(想吃啥就放啥囉,但高麗菜是主要材料,不可省略。)
高麗菜 切絲或切小塊
蝦 子去殼
培根 一條切對半
花枝 切長條
醬料:
大阪燒醬
柴魚
美乃滋(適量,看個人喜愛)
海苔(可放可不放,我沒買到所以沒放)
作法:
1.熱油鍋,將高麗菜與麵糊攪拌均勻,倒入鍋內平煎。
2.鋪上蝦子、培根、花枝,中小火慢煎。
3.約煎5分鐘後翻面,可用兩個鍋子或盤子來協助翻面。
4.在煎5分鐘左右,即可起鍋。
5.起鍋放在盤子上,鋪上大阪燒醬、美乃滋,最後撒上海苔粉及柴魚。
留言列表